北京智導者科技有限公司(簡稱智導者)成立于2018年,致力于人工智能在行業中的運用,是國內領先的 MEMS 慣導產品研發制造企業。智導者堅持以“普拉哈拉德企業成功定律”為行動指南,以指數型組織構建為基本路徑,秉持“智達未來、導養美好”的價值取向,努力建設人工智能平臺性企業,實現“用智能執導萬物”的理想抱負。

01 主要業務
硬 件
智導者主攻高精度慣導產品的MEMS化、智能化和國產化,研發并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 MEMS 慣導系列產品,為國防軍工、智能制造、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提供運動傳感、定位導航、精密測量等專業方向上的產品和服務。



軟 件
智導者深研機器學習、大數據挖掘、知識圖譜構建等AI先進技術,先后開發完成了“圖像類目標識別模型智能生成系統”、“特種裝備任務區域及行動路徑規劃系統”等專業工具,為戰略籌劃、任務規劃目標識別、圖像判讀提供產品和方案。



02 核心產品
智導者基于“十四五”規劃的要求,慣導產品需求量的“井噴式”增長, MEMS 慣導產品性能、體積、重量、功耗、成本、環境適應性等獨特優勢,國內慣導產品滯后的現狀、國外封鎖禁運的窘境,自主研發了MEMS 慣性導航系列產品。

產品目標:從技術上打造高于戰術級、比肩國際一流、國內領先的 MEMS 慣導系統;從戰術上通過軍民融合、技智聯盟,實現自主可控、國產替代、領先一流的目標。旨在替代國外知名產品、替代激光光纖產品。

產品規劃
1.0版 ZDMG2020GJ
基于MEMS的高精度慣性導航系統,于2021年6月研制完成,2022年初通過航天三院 33 所鑒定。產品精度高,能滿足尋北、單兵導航定位、彈藥智能化等需要。

2.0版 ZDMG2020GD
基于MEMS的高動態慣性/衛星組合導航系統,于2021年10月研制完成。產品集成GNSS模塊,應用范圍廣,可滿足軍地多個行業和領域技術需求。


3.0版 ZDMG2020AI
基于無線自組網的智能慣導系統,是一款概念性的新型慣導產品。產品具有自組織、無中心等區塊鏈特性,可為裝備集群智能化、智能交通、智慧城市等領域提供技術及產品支撐。



產品應用:智導者慣導產品主要用于,戰術和行業無人機、無人車、無人船,航空制導炸彈、智能彈藥,火箭彈、動中通、測繪、導引頭,以及智能交通、智慧城市等領域。
03 建設成果
智導者2018年成立以來,在深研技術、狠抓研發、夯實基礎的同時,積極投身、服務于AI運用、定位導航、控制測量,以及規劃籌劃、智能制造、國防軍工等行業和領域,產品已廣泛應用于航天科工、礪劍集團、三一重工等多家軍地重點企業。
A-動態籌劃成果落地 2018年完成了航天X領域動態籌劃技術研究,重點對該領域人工智能及籌劃技術內涵、智能化籌劃技術需求分析、人工智能在X領域任務規劃中的典型應用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,得到了航天X研究院專家的一致認可,順利通過專家組評審。



B-智能規劃系統交付 2019年3月,完成了“路徑規劃與發射區域規劃系統”研制開發。該系統基于GIS支持,建立了障礙區數據分析、發射區域特定條件約束分析、路徑規劃分析等一套體系完整的算法,系統得到專家認可并用于XX機電工程研究所研制的X型裝備。



C-完成600萬張圖像識別 2019年10月,運用卷積神經網絡和遷移學習技術,研制開發了“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遙感衛星圖像識別系統”。通過600多萬張遙感圖片的訓練,建立起特定目標識別的專用模型,達到了X部任務需要和合同要求。在此基礎上,研制了“圖像類特定目標識別模型智能生成系統”,該系統智能化程度高,用戶通過簡單的操作,即可自動訓練目標識別模型、自我進行模型測試評估、智能識別特定目標。



D-地理環境管理顯示交互系統建成 2021年4月,研制開發了“地理環境管理顯示交互系統”。該系統能實現對地理環境的直觀展現和深刻表達,可為教學、訓練和科研提供逼真環境,構建地理環境的實驗、研究平臺。已被XX指揮學院應用于教學訓練中。



E-慣導產品研制完成 2020年11月,MEMS慣性導航系統樣機研制完成,2021年1月通過了專家評審,2021年3月通過了航天三院33所鑒定評估,2021年3月21日進行了產品發布。MEMS慣導產品的高性能、獨特的物理特性、良好的環境適應性很快得到了業界的高度認可。



F-水下高速測試裝置交付 2021年4月初,應航天X研究所之邀,公司基于MEMS慣性導航產品為其研發“水下高速測試裝置”。該裝置用于X型在研ZB試驗階段性能測試,主要采集水下自主航行試驗參數、高速入水載荷等相關數據。2021年10月裝置研制完成,先后5次進行調試檢測、水下試驗測試,均圓滿完成測試任務。2022年3月完成合同交付。



G-慣導產品通過制導測試 由于“水下高速測試裝置”的優秀表現,2022年初航天X研究所決定將測試裝置中MEMS慣導用于該型ZB制導導航,并于2022年2月簽訂研制合同,3月完成二次開發并交付,已順利通過水下試驗。